侨乡梅县区举行纪念原中央苏区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2018-6-27 来源:唐人街网
素有“粤东井冈山”美誉的九龙嶂,巍峨峻拔,彰显庄严秀丽。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推进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加快实现振兴发展,2018年6月26日,侨乡梅县区在梅南镇水美村举行原中央苏区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纪念活动。
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姜廷玉,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春华,广东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南方医科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原院长林雄辉,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潘利红,广州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主席董延军,梅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敏琪,梅州军分区副司令员赵琼飞,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邓文庆,惠州、河源、汕头、汕尾、潮州、揭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要负责人,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曾庆辉,区委副书记陈远洋,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李瑞金,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涂戈峰,区委常委、人武部政委王杞杨,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丘孝良,政协梅县区委员会副主席钟梅福,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连豪,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姚意军,梅州市委党史研究室副调研员张志平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古大存后裔,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人胡一声后裔,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人郑天保后裔,陈宴香、谢国良九龙嶂革命前辈后裔,九龙嶂革命前辈廖经天后裔,以及梅州市8县(市、区)党史室主任等领导和嘉宾130多人参加了活动。
梅县区于2013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原中央苏区县。地处广东省东北部,位于梅州市中心区域,东邻大埔、西接兴宁、南连丰顺、北接蕉岭,中部环接梅州市梅江区,东北与福建上杭、永定毗连,西北与平远接壤。总面积2483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高管会、办事处),有387个村(居委),人口61.16万人,旅居海外 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100多万人。
在系列纪念活动中,中央、省、市、县党史专家学者、嘉宾及将士后裔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的历史特点、地位、意义,就如何用好红色资源建言献策。座谈会前,与会嘉宾、专家学者向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瞻仰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表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信念。举行了梅县区国防教育基地暨梅县区红色教育干部学校动工仪式。
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春华认为,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大本营和中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梅州作为粤东北中央苏区范围的主体部分,为中央苏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他表示,要深挖史料,继续深化粤东北中央苏区历史研究;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加强红色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推进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推动打造一批红色经典;要突出宣传实效,充分发挥党史和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坚定信念,同心同德,凝聚力量,为实现粤东北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而努力奋斗。
梅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杜敏琪,代表梅州市委、市政府向在革命根据地创建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表示深切悼念。他说,最好的缅怀是传承,最好的告慰是发展。纪念粤东北(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就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坚持崇高理想不动摇,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动摇,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问题,一件接着一件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苏区百姓;就要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动摇,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就要坚持求真务实、改革创新不动摇,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开创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局面。 梅县区委书记钟光灵在座谈会上表示,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简朴而隆重的纪念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矢志弘扬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共同追忆研讨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的历史过程、历史经验和历史贡献,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铭记光辉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干事力量、实现富民强区,正是梅县区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推进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精神动力。
钟光灵代表梅县区委区政府和全区61万人民向革命先烈致以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他说,梅县区是原中央苏区县,有光辉的革命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全区有革命遗址和纪念设施68处,其中梅南九龙嶂周边就有19处。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是粤东地区最早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之一,是领导粤东北地区革命斗争的大本营,被誉为“粤东井冈山”。我们纪念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就是要牢记苏区精神,就是要凝聚干事力量,就是要奋力创新发展。梅县区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牢筑信念坚定、作风务实、甘于奉献、清廉高效的基层党组织,把革命“火种”和红色基因永远传承下去,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不渝、埋头苦干,用新理念谋划发展、用新思路破解制约,主动作为,戮力同心,写好新时代答卷,推动高质量发展。
九龙嶂根据地的创建,离不开以古大存、胡一声、郑天保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抱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革命必然胜利的理想信念,义无反顾,前仆后继,投身革命,用鲜血和性命铸就“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九龙嶂中心区域经历了大小战斗233场,壮烈牺牲1276人,其中红军烈士302名。
钟光灵表示,梅县区目前正积极抢抓国家促进原中央苏区、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和广州增城对口帮扶的重大机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四个走在全国前列”为统领,以“集聚一个园区,发展两大产业,打好三大攻坚战,抓好四创联动,推进五城共建”的发展思路,制定了“12425”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突出1条美丽乡村主题游览路线,2条乡村景观轴线,4大美丽乡村组团,打造25个精品示范村,以点带面、示范带动、连线连片推进“山水梅县•客韵乡村”全域美丽乡村建设。突出以雁洋镇叶剑英纪念园为中心,以梅南镇九龙嶂革命根据地、松源革命旧址群为两翼,扎实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红色教育示范基地,把红色精神丰富内涵转化为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的动力源泉,推动红色精神和绿色资源、客家文化融合发展。
继承弘扬革命先辈崇高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进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富民强区,在新起点上不断开创梅县发展新局面。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认为,“九龙嶂根据地是党最早在山区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当时梅州武装斗争的旗帜,共产党员集结重新投入斗争地,梅州乃至潮梅的革命中心。集结在九龙嶂根据地的工农革命武装,为后来成立红四十六团打下了基础。九龙嶂根据地采取的措施和进行的各项建设,也充分体现了探索和开拓精神,为此后潮梅其他根据地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九龙嶂,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粤东北创建的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创建的较早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专家审定组首席军史专家姜廷玉说,党组织在九龙嶂多次领导武装暴动,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和工农红军,进行土地革命,创建了革命根据地,是粵东北革命的摇篮和大本营,是东江革命的一面旗帜。九龙嶂地区军民不懈坚持斗争,一直到解放,20多年红旗不倒,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党史专家学者们充分肯定了九龙嶂革命根据地对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贡献,就如何做好党史挖掘研究、用活党史资源、遗址保护利用以及红色旅游发展等提出宝贵意见。(客家风情杂志社总编辑徐少同 采访部副主任李秀华 特约记者刘洪桥 王雅 曾健锋) [关闭窗口]
【上一篇】家乡人民沉痛悼念慈善家田家炳博士
相关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