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开心一族(广州)
昨日,广东省召开了珠三角“九年大跨越”专题会议。会议提出了多项工作要点,包括建设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严厉打击“黄赌毒”等。“九年大跨越”战略实施到今年已进入重要时段,会议的主要精神还是延续以前提出的核心。不过,在昨日会议中,省长朱小丹关于信息化要形成“可叫板国际垄断寡头的信息化发展强大核心竞争力”的提法就引起人们更多的解读。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分析员表示,此前广东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很少在公开场合提出“叫板”两字,这次作为广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朱小丹的这一提法,应该有更多的内涵和考虑,包括:
一是、广东已初具“叫板”的能力;
二是、广东已清楚地感受到信息化发展受到寡头垄断的瓶颈掣肘压力;
三是、广东已清楚地看到信息化建设破除世界垄断寡头垄断的长远战略利益。
那么,广东初具叫板能力来自哪几方面的判断?
一是,基础产品的生产能力。如,广东在信息化产品生产、贴牌加工方面已形成超大规模的效应;机器人的生产,具有较好的基础等。
二是,广东信息化建设已具备民众基础,譬如,这次会议披露了两组“想不到”的数字,首先是互联网普及率去年达73.7%,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0.9个百分点;其次,光纤入户率达15.76%,比上年提高13.06个百分点,高于预期目标10.26个百分点。

广东省情中心分析员认为,在互联网以及移动终端这两个信息化载体方面,广东明显跑赢了全国,其中,互联网普及率,2013年全国平均水平是45.8%,广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移动网络使用方面,广东仅次于北京,按照每100人100部移动电话的标准计算,达标的省市去年有八个,其中每100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110的,入围的有五个省市,依次是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广东仅次于北京。
那么广东为什么要提出“叫板”两字?
原因应该基于两个方面的考量:一是必要性,如破解瓶颈掣肘;二是长远的利益(利润)获取的战略考虑。
前者,手机生产的大块头利润落入版权所有者外商手中,大量采用国外软件导致被动等就有足够的注脚。后者,广东已经看到了破除垄断带来的利益。
实际上,世界垄断寡头对世界掠夺已越来越明显。有人做了统计,以美国《商业周刊》公布的1999年世界1000家巨型公司为例,其中美国占了494家,日本有136家,英国有108家。美、日、德、英、法、意、加七国共有866家,占总数的86.8%。以市场价值规模分析,在1000家市场总价值19万亿美元中,美国有11.2万亿,占57.2%;上述7国合起来有17万亿美元,占78.7%。
广东信息化“叫板”国际垄断寡头的领域,我们梳理了一下,大概包括如下几个主要领域:信息技术创新、信息应用、大数据产业、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智慧城市、电子商务、云计算等。
广东叫板的目标对象是什么?应该是2013年世界500强中前200名的相关企业,包括: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苹果公司(APPLE)
惠普(HEWLETT-PACKARD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微软(MICROSOFT)
戴尔(DELL)
英特尔公司(INTEL)
富士通(FUJITSU)
谷歌(GOOGLE)
【来自:唐人街网站www.tangrentown.com】